查体发现肿瘤标志物高,是否得了癌症?


云桥智联 “弈萂”公众号 2022年6月17日 健康资讯

致癌物质潜伏在人们身边,每个人都有可能患癌,随年龄增长,接触的致癌物质增多,发生癌症的风险也加大。超过60岁,癌症风险大幅提升。研究显示,2022年中国将有约482万例新发癌症病例及321万例癌症死亡病例。

54c6643c48a409d46a823d8d178c291a.jpg

体检项目中,有一类指标叫肿瘤标志物,有助于及早发现恶性肿瘤。常见的甲胎蛋白(AFP)是原发性肝癌和生殖系统肿瘤标志物;癌胚抗原(CEA)主要是消化道肿瘤的标志物,指标参考范围还要考虑吸烟的情况;总前列腺抗原(TPSA)、游离前列腺抗原(FPSA)是前列腺癌的标志物;糖类抗原125是卵巢肿瘤标志物,也用来评估肺癌的预后等。目前发现的具有临床意义的肿瘤标志物已有100多种,因家族史、性别、年龄等不同又有不同关注点。


41bc059ba55ca678885bbb10642e7e66.jpg

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,就等于患癌吗?


肿瘤标志物的升高是一个警示,特别是有家族史情况下,要重视,但也不要过度焦虑。因为,这类指标升高不完全是肿瘤造成的。当出现某一个或两个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,检查后又没有发现恶性病变时,提示体内存在慢性炎症、患癌风险增高。而“观察、随诊”这种建议,能让人安心吗?这不是束手等待,看肿瘤会不会发生吗?如果诊断了恶性肿瘤,手术就够了?听说放疗、化疗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,有没有自损更少的办法?

如果致炎因子持续存在或者免疫系统调节失衡,就会发生慢性炎症。慢性炎症反应是所有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理生理的中心环节。慢性炎症促进癌症发生。手术根治去除的是结果,如果不干预原因,疾病会卷土重来。

8a56f17d2f590b958fc40a9ae1cece31.jpg

这些情况下,功能医学有应对措施。功能医学重视纠正引发慢性炎症的因素,在疾病的发病端发力。通过调整生活方式,改变不良生活习惯,避免环境毒素,使用抗炎抗氧化的植物化合物等,有效减轻炎症状态,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,避免一些严重不良后果的发生。功能医学还能为术后及放化疗患者提供营养支持,改善免疫功能。客户反馈通过功能医学调理,单纯指标高的,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了;术后患者与常规治疗的患者相比状态明显要好。

关注我,获取您的个性化的干预方案,降低指标水平,改善健康状况。防病重于治病,少花钱,少受罪,多享受生活。